凛冬将至, 你准备好了吗?-林正如
来源: kkbox作者: kkbox http://i.kfs.io/article5/global/24,551,2v1/cropresize/760x507.jpg真正的凛冬要来了吗? 时代要翻页时是不会等人的。「河岸留言」创办人林正如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他这15年来,他看过乐团的最低谷,台湾并不缺表演场所,但对音乐的尊重,连玩音乐的人都要失去了,而文青效应也是一个假象,未来市场的大翻盘将说明一切。
「带着乐团走出去, 趁着真正的市场凛冬还没来临前。」因为这个念头, 今年「河岸留言」创办人林正如带着「女孩与机器人」、「王若琳与TheWeird Uncles」、「Go Chic」等三组艺人参与英国Glastonbury 音乐节演出,想唤醒台湾这冬眠已久的市场。
带乐团走出去,再晚就来不及了
英国Glastonbury 音乐节,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音乐节,林正如说:「我们这次是在正式舞台上表演,台前有八万以上的观众,每组团都开了眼界,那是种感动,台湾什么场合会有十万人? 只有红衫军吧!所以我觉得这次对乐团是好的正面冲击大。」这次的乐团出发,林正如认为这是势在必行的事,而且再晚就来不及了,为什么?
http://i.kfs.io/article5/global/24,551,4v1/cropresize/300x445.jpg身为「河岸留言」的老闆,林正如在这15年来看着台湾乐团史的更迭,他很有感触:「我们的音乐节多但其实蛮同类型的,很难区分,尤其现在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办的,像庙会,我觉得是结构的问题,很可怕的是各县市都想要办,花公部门的钱,几乎每个海边城市都要办音乐节,像跨年烟火一样把钱烧掉,没有品质,让我们展演业这样下去更难做,我都想要转业,这样下去没有未来,台湾没有regular live,英国每天发生,规模不用大,但演唱者跟受众都很开心。」
这15 年来或许低迷,但如今是最困难的时期
做到现在,林正如直言:「这15年来,如今是最困难的时期,有乐团意识、可以演出的团不多,原创的也不多,没错,如今乐团是显学,好像这样做很潮,但门槛却相对低很多,在基础的锻鍊上,技术也差很多。」
基础的流失,让他很想带乐团们去看看国际场子,「这两年不做不行,差太多了,我的动力来自于挫折感,今年我听到几首神曲,有的是西藏的嘻哈,非常够力。有的台湾乐团,一来就想要有60个观众,但从哪里来?对我来讲是做公益,因为一天房租都赚不到。」
目前林正如觉得平均60个团中,还是有3、4 个不错的,「但04、05年更多,2008年后品质就逐年下滑。」但眼看国外的发展,他心知不只是展演场地生计的问题。
唱片的领头羊无法跟世界趋势接轨
「其实看一下国际,就知道风暴要来了,我们要有新思维,2016年将是分水岭,英国数位音乐要破百分之五十了,但台湾的数位比百分之二十还低,比非洲还低,届时live也必须要佔百分之五十,因为唱片版税没了,唱片主管与政府就要好好想想,我们为何都没抓到世界脉动?别国音乐产业怎么做的?为何我们跟全世界想的都不一样?而办演唱会的单位也要找一些新的团,台湾才能变别团攻略的市场,而且我们规格不合,大团来我们这里也没办法好好演,『枪与玫瑰』我们在科隆看,很好看,但到板桥看,怎么会是这样?跟世界潮流接轨很重要,不要变成一种集体消耗。」
台湾乐团表面上能见度变高,但折损率也高,林正如直指重点:「如今唱片公司靠经纪才能赚钱,但当乐团的经纪跟流行歌手的不同,必须要有音乐认同,经纪要有类似coach的能力,如披头四跟乔治马丁的关系,但现在唱片公司的概念,我给你团队,但还是经纪挂帅,乐团如果像这样搞,就没有根本了,披头四不是听经纪的,而是尊重art本身。」
http://i.kfs.io/article5/global/24,551,6v1/cropresize/300x300.jpg台湾是个对乐手跟创作很不友善的环境
很难遇到乔治马丁这样的知音,乐团要怎么活下去?「go deeper,去进修,有那么多歷史典范在前面,你要选择做乐团,恭喜,你就只能go deeper。」
他曾有机会跟其他同学一样走上制作人这条路,「制作这条路,管理的部分多,弹吉他时间却愈来愈少,我还是喜欢弹吉他,所以去美国唸音乐,事后觉得是正确的,那是有系统地学,包括和声学、听力等,我很鼓励台湾年轻人去,学一年也好,你就会有组织的资讯量,把基础打深。但反观我们台湾受市场影响太大,有些资深乐手有时还跟年轻一代争一万二的低酬劳,含泪也要接,台湾是个对乐手跟创作人很不友善的环境。」
他其实还是当年那个热血的河岸人,几分痛心地说:「关于人才养成,没有一个是补助乐手跟vocal的,有补助灯光器材、录音,乐手被唱片公司酬劳霸凌,也没有协会挺你。」他笑着说这悲伤的真相。台湾曾自以为是华乐之光,但也是血汗工厂。
基础很重要,是我们在低估市场
「美国音乐人都是有协会跟经纪人的,而韩国少女时代的歌,是爵士乐手写的,基础很重要,是我们在低估市场。」聊到最近政府在推的人才优程计画,他语重心长,「把这件事推给学校,学校才是可怕的黑洞,一定由体制内消化掉,而且学分比例都不对,连vocal都没有学程,这是个错误的,那不是音乐学校应有的编制,一下子这么多系所愿意开,好像葡式蛋塔,只是把资源耗掉。」
如果不是真的喜欢音乐,在台湾是难以持续的,他说:「我以前有很大的使命感,一间live house就是城市纪录,但这5年来城市纪录开始消失,乐团面对的竞争不够,我们在第一线做有点紧张,这5年遇不到厉害的吉他手。」他提到台湾音乐人口比例低,「文青已经变成虚假的状况,演唱会最大问题,我要听音乐,跨年听就好了,今天就算请到U2来,恐怕票房也没有『姐姐』好。」
http://i.kfs.io/article5/global/24,551,3v1/cropresize/760x507.jpg
基础很重要,是我们在低估市场
对乐团建议是什么?「我所有答案都在歷史里,音乐这一百年不是白混的,看你要不要去找,要copy就找30年前真功夫,创意最好的还是60、70年代,可以从那边找到很大的精神,浅加浅,负负不会得正,浅加深,思考才有深度。」
他说吉他对他是个太空船,「如果船够坚固,即便知道前方有风雨,我也不怕。其实凛冬将至,而且在这三年市场就会大翻转,你们准备好了吗?你的舒适圈只有沙发大小,走出来,颱风要来了。」时代不会等人,翻过去就掉出章节之外了,无论是乐手还是乐迷,下一站都是走出去多看看吧。
*摄影:Cheng Chen
*特别感谢:河岸留言
*更多精彩内容都在LETS MUSIC音乐志八月号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