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能仕 发表于 2013-11-25 09:13:18

Deltawing道路版,Nissan BladeGlider于东京车展发表

来源: U-CAR作者: 玛仕舞 Nissan在第43届东京车展中,推出一款造型相当特殊的概念跑车:BladeGlider,Nissan表示BladeGlider是一款颠覆大众对于跑车在操控性、制动性及重量分配等部分的既有观念。撷取自Nissan ZEOD RC电动赛车的极窄前悬设计,让BladeGlider从上方俯瞰就像滑翔翼般,如同其车名。
http://image.u-car.com.tw/articleimage_438553.jpg
在这届东京车展推出的Nissan BladeGlider,可说是Deltawing及ZEOD RC这两款赛车的道路版,採用相同的极窄前轮距的独特设计。
Deltawing与ZEOD RC赛车的道路版
在介绍BladeGlider之前,不得不先提及ZEOD RC。ZEOD RC是Nissan继Deltawing之后,即将在2014年参加Le Mans大赛Garage 56组别的电动赛车,有着极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实力,在赛道上的速度甚至比许多LM GTE组别的赛车还要更快。
http://news.u-car.com.tw/images/grey.gif
继Deltawing (上图) 在2012及2013年相继参加各项耐久赛事后,2014年Nissan将要以全新的ZEOD RC (下图) 电动赛车参加Garage 56组别,作为重返Le Mans最高级的LM P1组别作准备。
ZEOD RC与Deltawing的设计师、同时也是Nissan创新赛车部门主管的Ben Bowlby表示,许多人在看到Deltawing、ZEOD RC或是BladeGlider时,一定会怀疑极窄前轮距的操控能力,但透过长期的测试及实际参赛,都证明这样的设计有着能跟当前赛车相比拟的性能,而Ben Bowlby也相信採用与Deltawing及ZEOD RC相似设计的BladeGlider,有极大的潜力在未来成为操控最佳的量产车之一。
广告
车身配重前3、后7,前轮只负责转向、后轮负责加速与煞车
Nissan表示,滑翔翼式的车体设计是BladeGlider会跑得快的主因,因为宽大的后轮 (285/35) 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抓地力,而极宽的后轮距,则可容纳下BladeGlider的动力系统,包含两具电动马达、锂电池以及两名乘员,70%的整体重量都被安排在两个后轮之间,再加上加速时向后移动的车身重心,使得BladeGlider加速时后轮有极强的贴地性与抓地力,将动力完全地传输至路面而不会有太多的打滑。而极窄前轮距所带来的细长车头造型,则替BladeGlider带来极低的空气阻力,仅100/80的超窄轮胎同样大幅降低了行驶阻力。
http://news.u-car.com.tw/images/grey.gif
从上图中可以看出BladeGlider採前1后2的3人座配置,后方两名乘员的座椅座落在后轮之间,成为替BladeGlider加强后轮下压力的其中一环。
http://news.u-car.com.tw/images/grey.gif
BladeGlider的前轴只承载全车30%的重量,因此前轮几乎可说只需要负责转向,因此可以採用窄的轮胎及窄的前轮距。而极窄前轮距的设计,大幅降低过弯时车身重心左右转移的距离,缩短了BladeGlider的转向反应时间。
前30、后70的车身前后配重比例,是BladeGlider前轮只需使用100/80尺码的轮胎就能转向的主要原因,因为前轮所需乘载的车重极少,纵使两个前轮的胎宽只有100mm,仍足以BladeGlider完成转向。此外,极窄前轮距的设计,让BladeGlider在过弯时车身重心左右移转的现象极为轻微,造就了快速的转向反应。再看到煞车部分,BladeGlider的煞车比例颠覆了一般车辆前多、后少的设计,而是以后轮为主要煞车力道来源,前轮只佔了极少的部分。
从上述BladeGlider的动力、转向及煞车三部分来看,就可以发现Ben Bowlby将BladeGlider (或是Deltawing及ZEOD RC) 的前后轮分工作了明显的切割,前轮基本上只负责转向,因此100/80尺码的轮胎就够用,而后轮则负责驱动车辆前进及煞停。
http://news.u-car.com.tw/images/grey.gif
如同其车名 (Glider),BladeGlider的座舱设计有如飞行器般,而它所带来的速度与驾驭快感,势必也会有如飞行般过瘾。
相.关.内.容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Deltawing道路版,Nissan BladeGlider于东京车展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