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摩迷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关闭

站长推荐

手机客户端
亲,还没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?跟上潮流做时尚达人。掌中乐趣无处不在,快点下载吧。

查看 »

查看: 321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澳洲] 美国人爱车文化似乎在变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8-30 09:26:2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 来源: 26网  作者: 摩雷深圳
【KTSF】
美国人以爱车见称,2007年,汽车数目和美国人开车的里数,都达到了高峰。但自从经济衰退以来,里数就开始下滑,而且到经济开始復甦,都没有回升。令研究人员思考,美国人的爱车文化是否有所改变。
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报告显示,本年上半年,全国汽车里数轻微下降,显示趋势仍然持续。
运输部的一项研究也显示,美国人在2004年时,平均每个月开车900里,到了去年7月,下降至820里,即9%的下降。汽车的人均比例,回落至1990年代末期的水平。
运输部经济学家认为,驾驶里数通常和经济增长成正比。90年代中,汽车使用慢慢落后于经济增长,至今仍没有回升。
与此同时,20,30岁拥有驾照的年轻人数目也大幅下降,驾照已经不再是成年的象徵。
如何理解这个现象,有两派意见。一派认为,现象和经济有关,经济继续增长,汽车使用就会回升,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结构改变,减低了汽车使用的需要。
另一派认为,美国人的汽车文化起了根本的改变,通勤族天天堵车,叫苦连天,驾驶不再代表好玩自由。在大城市居住,汽车变成了累赘,因停车位难求。
有人更认为,汽车代表男子气概的年代已经过去,年轻男子不太像从前般着意开甚么车。加上现代汽车都由电脑控制,不像从前,打开车盖,就可慢慢熟悉。
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,网上购物流行,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,更多人骑脚踏车或步行上班。
密歇根州大学运输研究员Michael Sivak 发现,美国年轻人没有驾照的比例上升,和网民比例高的富裕国家现象一致。
另一个因素是人口结构改变,大部分人的驾驶高峰期是45到55岁,也是事业和经济能力高峰期。但如今,在1946到1964年婴儿潮出生的人,已经慢慢离开了驾驶高峰年龄。
性别方面也出现了逆转现象,现在女性较男性更多开车。
经济因素能解释部分现象,例如,男性为主的制造业和建筑业,在经济衰退时备受打击,所以开车的需要下降,但与此同时,就算没有失业的人,也减少了开车。
如今的平均车价是$31,000元,很多人负担不起,汽车主要卖给中产以上的人。
大学学费的增加,毕业生失业,都令年轻人很难拥有汽车。
国民减少用车,会改善环境,减低污染问题,减低使用外国石油,另一方面,政府的燃油税收入会减少,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的维修费用也会减少。
-----摩雷音响结束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摩迷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