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来源: 金鹰 作者: 金鹰 以《丝绒公路》为界,“木马”从名字和人员上变成了“木玛&Third Party”。但在音乐上,《丝绒公路》里的“木玛&Third Party”,却还是“木马”的一种延续,是《低处生活》和《我失去了她》的一种延续。“木玛&Third Party”区别于“木马”的“进化”,直到这张《进化》,才真正开始“进化”。
《进化》对于木玛来讲,就像当年Radiohead推出《OK Computer》一样。后者在那张专辑里,相比之前的病态自恋,虽然不少分毫,却因为电流的加入,从而让音乐多了比Band Sound时代更多的可能性,其曲径通幽的妙处,早已和R.E.M。和Nirvana合体时期的《Pablo Honey》,有了另一种况味。
早年的“木马”,同样有着Joy Division音乐独特的不安、焦虑和悲观的气质,并在传统“后朋克”音乐张力十足的基础上,融入了“后摇”的结构铺陈和“哥特摇滚”的氛围营造而如今“木玛&Third Party”这张专辑之所以叫《进化》,就是因为在《进化》这张专辑里,曾经的“木马”元素和气质,即使不是全部保留,却也依然穿插其间。所谓进化,本就是从简单到复杂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,如果如今的“木玛&Third Party”,真要是变得和以前的木马没有任何关系,那么这种“转型”式的基因突变,无论从音乐还是生物学的角度,就都将变得可疑和投机。
《进化》专辑在音乐上,就是以前“木马”的升级,在“后朋克”、“后摇”和“哥特摇滚”的基础上,又再加个了电音的氛围效果。不过,《进化》专辑里的电音,却不是简单的用电子元素对乐器的一种替换,而是对后者的一种互补、纵深和衔接。以专辑同名主打曲《进化》为例,电子元素的加入和润色处理,也让之前“木马”时期灰暗、阴郁的气质,又多了许多弹性、张力、律动和饱满,在同样灰暗和阴郁的气质上,浮出一种世纪末迷离的射线光泽。
除此之外,《进化》专辑在音乐上也更为开放。《空洞》中的民族打击,《无可救药》里的“合成器流行”和“新浪潮”元素,《守护》中的“酷爵士”号声,《当黎明温暖的风》里甜蜜、优美和温暖如流行小调的和声,以及与高虎合作的《纳迪》,在丰富的变化中,也让木玛真正跳脱出以前“木马”三大件或四大件编制的限制。在填充更多元素的同时,不仅让音乐的立体纵深感更强,也体现出木玛“进化”了的音乐控制力。
让《进化》得到“进化”的,除了音乐同样还有文字,当然也可以说,《进化》之所以“进化”,就在于音乐与文字的共同“进化”,它能互为影响也缺一不可。曾经的木玛,是“后朋”爱好者,同样也是一个诗人,一个惯于将梦幻和迷幻,以超现实主义方式呈现出来的诗人,但无论如何,他诗里对于梦境和幻境的描述和诗意,更多还是来自于敏感、直觉、体验和个人经验和情绪的发掘。
而《进化》里的“木玛&Third Party”,则又将个人的情绪化,“进化”到了一种末世情怀,个体与集体,因此也相约在宇宙空间一起大爆炸。如果说过去的“木马”是一首首的诗,那么《进化》里的“木玛&Third Party”,就是从《空洞》到《彼岸》的谜语,既是梦境的诗,又是通往彼岸的钥匙;既是一种幻觉,亦像是亦真亦幻的世纪末狂欢派对。醉倒在爱的怀里,然后科幻的死去。
文/爱地人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