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摩迷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关闭

站长推荐

手机客户端
亲,还没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?跟上潮流做时尚达人。掌中乐趣无处不在,快点下载吧。

查看 »

查看: 199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安全再进化 臺湾车辆研发联盟推出多款主动安全技术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10-3 07:34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 来源: U-CAR  作者: 玛仕舞
由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(车辆中心, 简称ARTC)、工研院、中科院、金属中心所组成的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,于10月2日发表全新的「主动预防安全」技术成果,共计有7大项14种产品正式亮相,其中重点项目包含:「全周影像系统AVMS」、「盲点警示DBS」、「车道偏移LDW与前方碰撞FCW」、「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系统」等,前两项主要针对大型车辆为安装目标,后两项则是应用在小型客车上。
本次由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所研发的技术,是透过技术转移的方式,与8家系统厂商联手合作,初步推广的客户是客货运车队业者,像是台湾大车队、和欣客运、首都客运、新竹物流、嘉里大荣物流、统一速达、和伸交通、客喜达等。在今日的发表会上,包括台湾大车队、和欣客运、统一速达,也与特定系统商签订4份採购意向书。

由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(车辆中心, 简称ARTC)、工研院、中科院、金属中心所组成的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,正式发表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成果。
臺湾自主技术的主动安全研发成果
在行车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的现代,交通工具的安全性,电子辅助系统已经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,其中又以「主动性安全」为最重要的未来发展趋势。举例来说,欧洲地区预计明年会正式修法将LDWS纳入车辆标配中,而到了2015年或2016年,Euro NCAP更规范若没有配备主动安全辅助装置,就算撞击测试表现优异,仍无法获得5星等级。
因此,世界的车用电子潮流,会有很大的一部分朝向主动安全发展,而由ARTC、工研院、中科院、金属中心所组成的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,目前所从事的研发工作正是在为臺湾自主技术铺路,并预先卡位专利位置,以获得市场先机。
像是本次亮相的多款行车安全技术,都是由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内部的不同的组织所研发出来,每一套的研发经费约1至2千万元;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设备内的晶片来源,部分已经由原本的国外供应,转由台积电所自行生产,而生产车用装置的晶片有其车规认证问题,这方面的技术也已经顺利克服,在拥有软硬体的主导权后,可以预见臺湾未来在车用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方向。

目前臺湾的「行车主动性安全」产业还在起步阶段,而透过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初期的技术转移,能有更多技术经由系统商的推行,应用在更多车辆上。
广  告
大型车辆专用:「全周影像系统AVMS」、「盲点警示DBS」
本次亮相的「全周影像系统AVMS」与「盲点警示DBS」,ARTC表示目前主要针对大型车辆,像是公车、大货车等这类的车款使用。 全周影像系统AVMS是透过在车身的前后左右安装4个镜头,并且合成为环景俯瞰的视觉效果,可涵盖车辆周遭360度的视觉范围,减低大车视觉死角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。
这款新的全周影像系统最大的特点,是首次将环景技术运用在大型车辆上,在过去虽然读者或许也曾经看过类似的系统,但那些都是小型车辆的方案,而大型车辆无法直接套用,必须开发新的专属系统,才能解决镜头变形、影像合成、影像计算等问题。此外,全周影像系统AVMS还通过ARTC的车规测试环境,即使是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使用。

要使用「全周影像系统AVMS」或「盲点警示DBS」,都必须先在车辆上安装3至4颗镜头,视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安装位置。

这是「全周影像系统AVMS」实际应用在公车上的样子,在驾驶者上方的黄色框框就是显示萤幕,可以看到俯视的车辆周围画面。

为了让媒体能够更瞭解全周影像系统的细节,主办单位也特别在公车上安装外接萤幕。可以注意到这套系统的整合度很高,画面几乎没有变形,而且接合处也无明显阴影。
另一套盲点警示DBS系统,则是在车辆的前方左右两侧、以及后方安装镜头,之后驾驶人若按下左右转灯号,或是进入倒车档时,系统就会主动开启并侦测有无移动物体,若有,萤幕就会立即出现警示并伴随蜂鸣器声响,警告驾驶人注意。
由于这套系统的重点在于「侦测」,因此一般行驶道路时不会启动录影等其他功能,只有在按下方向灯、进入倒车档时会自动启动;此外,该系统侦测的判断依据是物体的移动,如果像是路边的栏杆、路树等,系统则不会发出警示,而像是行人、自行车、摩托车等这类移动的物体出现,才会发出警告。

这是盲点警示DBS系统运作的样子,当进入倒车档时,萤幕会启动并且显示后方的画面,在绿色框框内若有物体移动,会马上出现警示。

实际测试,当方向灯切至右边时,侦测区域也会移到右边。图上的人没有移动,此时系统不会有反应;图下则是人移动之后,系统发生警示的样子,可以看到框框变成红色,此时车上的蜂鸣器声响也会发出声音警告。
小型车辆方案:「LDW与FCW」、「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系统」
与一般读者比较相关的小型车辆方案,目前曝光的重点项目有车道偏移LDW与前方碰撞FCW、 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系统,前者就如同一般所熟知的LDWS与FCWS类似,都是透过镜头感测达到安全辅助的功能;而 24G微波雷达则是利用雷达回波的方式,可长距离侦测前方的车辆或障碍物,并且不受天候影响,即使是黑夜、雨雾、下雪等恶劣环境,都不会影响侦测效果。

这是透过镜头所侦测的车道偏移LDW与前方碰撞警示FCW技术,驾驶人在前档安装专用镜头,以及显示运算器后,就能使用。

经过镜头侦测,讯号传至图下的显示运算器后,就可达到车道偏移LDW与前方碰撞警示FCW的效果。
研究人员表示,这款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系统拥有不受灰尘影响、不受天候影响、以及较佳的目标辨识力与低误判优点,当车辆速度超过预设值(例如60km/hr),系统就会开始侦测,如果判断距离过于接近时,就会透过安装在驾驶舱内的警示灯或蜂鸣器发出警告,提醒驾驶人注意。目前这套系统尚未提供终端安装服务,但估计整套的安装费用约落在200至400美元间。

而另一套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系统,安装的位置在车辆前方。以图中的Zinger为例,雷达的位置在红色框内。

24G微波雷达碰撞警示不会受到灰尘、天候、光线等因素影响,同时误判率也较低。
编辑观点:专利卡位是发展重点
本次由臺湾车辆研发联盟TARC所推出的多款主动安全系统,虽然有些看来是已经存在的系统,不过笔者从ARTC方面得知,这些技术的专利目前都掌握在臺湾自身手上,以今日亮相的几套方案来说,实际应用的专利项目约30至40项左右;而这些技术和一般坊间产品不同之处在于,这些技术都拥有可搭配整车制造OEM的高度,因此未来一旦获得採用,整体市场的量将会非常可观。
不过从现实面来看,目前汽车原厂的整车制造,纳入主动安全装备成为规配的脚步还有待各国法规的制定,虽然长远趋势是如此没错,但中短期内的应用层面还是不够广泛。而即便如此,专利卡位绝对是愈早愈好,并且结合像是台积电的车用晶片制造、日月光的封装测试等,我们也期待臺湾的产业转型,朝着车用电子努力迈进,进而成为主导的国家之一。
相.关.内.容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摩迷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